春节的余温还未完全散去,白酒圈一则经销商爆料引起业内一片热议,同行看后不禁感到些许凄凉。
近日,前国台酒经销商陈明(化名)爆料,遭遇厂家不公平待遇且不止他一人是这个情况。陈明表示,国台酒业单方面变更产品配额,只发货价格倒挂的国标酒,销售较好的国台15年和国台龙酒延迟发货,造成其损失,并拖欠他的年终奖金。同时,有经销商反馈,国台区域经理、业务员等要求购买国台实控人关联企业天士力集团的帝泊洱茶、矿泉水产品。
国台酒这是怎么了?
01私自变更合同,停止打款影响年终奖
近30名经销商集体起诉国台酒
据爆料者陈明表示,他是2020年开始代理国台,现在选择了退出。2021年上半年国台行情不错,他在3月份一次性打款200万,但货物直到下半年才配齐,且厂家只发货国台国标酒,卖得好的国台15和国台龙酒都不能买。
据了解,国台十五年市场反馈较好,成交价由年前的670元/瓶上涨至720元/瓶,国台龙酒市场成交价为1420元/瓶,也维持在高端产品价格水平。
据白酒综合经销商李军(化名)透露,因库存积压,目前经销商之间国标酒拿货价在260元-270元之间,低于最初315元的一批出厂价。其他经销商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下半年国标酒价格倒挂,进货价为349元/瓶,后来跌到了280元。”陈明表示,去年10月他想放弃打款,国台方表示10月打款后,11月可以申请免除打款,同时不影响年终20万的返利。但到了11月,国台方又表示“免除打款”的申请,公司不通过。
“目前400万的货都压在我的仓库里。”陈明说,国台只表示以280元的价格回收,但这样对经销商而言只能是亏损。“很多国标酒都在经销商手里压着。”陈明表示,虽然国台宣称目前不再招商,但通过分销,业务员还在续签经销商。
这样情况的经销商不在少数。陈明展示了一个国台经销商维权群,其中28家经销商在协商集体起诉国台,要求赔偿损失。根据经销商投诉内容,国台主要存在6方面争议,其中包括合同期内,厂方随意停货,造成经济损失;经销商按约打款,厂方延迟发货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02以发货要挟:变现施压,强买强卖
除了发货延迟,国台酒存在变相“强制要求”经销商购买天士力集团茶和矿泉水的现象,“国台酒业以费用不上账为由,强迫经销商打款进茶进水”。经销商陈明2020年期间购买了5万元的矿泉水。
另外,国台酒业以各种不合理的动销指标考核,如经销商零库存发货政策;市场价格管控不力,批发市场低价抛货,线上低价销售,造成中小经销商的经济损失;国台酒业年度考核指标未发布官方通知,扣除经销商年度奖金。
如经销商零库存发货政策;
市场价格管控不力,批发市场低价抛货,线上低价销售,造成中小经销商的经济损失;
国台酒业年度考核指标未发布官方通知,扣除经销商年度奖金。
有一家安徽百烁名品供应链有限公司2021年给予国台酒业打款总额约236.7万元,应得年度返利约10万元。因未打款10月、11月配额,国台酒业审核称,年度考核未达标,取消奖励。
该负责人表示,关于10月、11月国标未打款会影响销售返利,他并未收到国台酒业正式的红头文件通知,也并未同意方案同意并给予回执,所以不予认可。
据反馈,2021年4月份百烁名品一次性打了半年货款,国台公司于7月和8月发布红头文件通知,7月13日起经销商可以不按照配额完成国台国标酒的回扣,不影响返利。8月暂停国标酒收款下单,百烁名品均给予了同意回执单。
百烁名品表示,公司10月不打款,主要因国台酒业未按时上账三季度奖励,按照国台酒业官方规定,奖励必须在10月20日上账。
同时,该负责提到,国台酒业既然只考核1~5月,10月、11月配额完成情况,他提前打款完成至8月的配额,可以把6月,7月,8月完成的配额转化到10月,11月。这样也是变相完成了国台酒业的考核标准。
“2021年,国台产品价格严重倒挂,经销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经销商更处于亏损状态,还要配合国台酒业零库存、分销商开发等各项工作,4月份一次性打款209.703万元,9月份货才到齐,发货延迟滞后,占用经销商资金,未见盈利,严重亏损。”百烁名品文件中提到,国台酒业未发布正式红头文件通知,单方面制定的考核标准,有失公平,公司不予认可。
“我希望一个百亿的企业,不可以随意去制定不合理的规则,一个百亿企业,更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连最基本的口碑都不顾。”百烁名品表示,其从国台酒业企业微信投诉了年度返利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并且国台酒业直接删除并关闭了企业微信后台的投诉功能。
03卖酒的不一定“吃肉”
很多人认为,利润最大的就是白酒,尤其是茅台酒,单瓶价格已经被炒翻了不知多少倍,市场上依然是一瓶难求。做茅台根本不用担心亏本,而且茅台的进货价不到一千,但市场价两三千都能接受,可见利润可观,很赚钱。
但要记住的是,不是所有的酒都是“茅台”。国台酒虽然在贵酒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冲击上市仍无最新发展,可见国台酒业的经销商的压力很大。
经销商起诉它,目的也是在维护自己的财产权。
但难度很大,毕竟二者间的关系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能说赚钱了就理所当然,亏本就可以明哲保身,要有契约精神。
很多人都以为经销商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可能放在茅台上是这样。别以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实简单来说,经销商就是厂家的蓄水池,酒水只要进入池中,厂家就产生了销售业绩,经销商的业绩如何,与厂家何干?
那些挤破脑袋想拿下知名白酒经销权的人们,千万别太理想化,保不准没肉吃,只有吐骨头。
更何况,想当经销商并不容易。
此前茅台酒厂缩减了规模,减掉了几百家经销商,而且有严格的准入门槛,若是没有几千万的家底,和几千万的流动资金,基本无望。
来源: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