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家了解到,经过近5年的发展,安徽酱酒市场呈现了三大特征:
一是高价格、高价值、高集中。酒业家从市场层面了解到,安徽酱酒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元以上的超高端和300—800元次高端这两个主流价格带上,品牌层面则主要集中在茅台、习酒、国台、金沙、钓鱼台酒、丹泉、珍酒等酱酒一、二线品牌上。
“酱酒单品价值高,整个市场都在抢(酱酒)资源。”李俊透露,金沙回沙酒、老珍酒等百元以下的低价位酱酒有逐步失去市场的趋势,这部分酱酒的市场份额已不足5%,绝大部分酱酒都集中在中高价位段上。
二是消费的南北差异大。以皖中的合肥为分界线,皖北的消费氛围明显高于皖南。酱酒在皖北的阜阳、淮北等地消费氛围浓厚,尤其是安徽第二大白酒市场阜阳,目前呈现出“省内外名酒平分天下”的市场状况,酱酒消费氛围浓郁,国台、珍酒等品牌表现抢眼。
皖南市场作为传统的浓香市场,由于人口较少,经济实力也略逊于皖北,白酒消费主要以省内浓香型白酒为主,芜湖、马鞍山等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酱酒也有一定的氛围,但与皖北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三是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安徽酱酒的主要销售渠道为团购渠道,除茅台酱香酒、习酒、国台、金沙等主流品牌和核心产品在传统渠道有一定的投入外,进入安徽的大多数酱酒品牌或开发品牌,均以团购为销售渠道,原因之一便是在地产酒阻击之下,渠道壁垒太高,而酱酒的高价格也不宜在市场开发初期就进入传统渠道。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处于上升期的酱酒在安徽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是,产能上缺陷又阻碍了酱酒在皖的发展,如果上游企业能处理好产能、渠道与消费三方的关系,酱酒在安徽市场实现20%的市场占有率是有可能的。”谏策咨询董事长刘圣松分析认为。
刘圣松同时指出,由于古井贡、迎驾贡、口子窖等地产品牌在次高端的强力阻击,酱酒能达到20%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基本到顶了:“虽然渠道有需求,但是(安徽市场)也不是什么品牌都能做市场的,实际操作还是比较困难的。浓香集中,酱香更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