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规模的酿酒遗址展示馆——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在安徽濉溪县正式对外开放。遗址共分布四个酿酒糟坊,分别是信源坊、魁源坊、大同聚坊和祥源坊,出土的5座锅灶、5口水井、50余处发酵池、20余处房址,连同制曲房、店铺遗迹,完整复现传统酿酒全链条。其中大同聚坊发现的并排双蒸馏灶结构全国罕见,900余件酒器、建筑构件及百余斤碳化酿酒原料,为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宝库。
作为在濉溪2700余年酿酒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的落成,对口子窖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正如口子窖董事长、总经理徐进所言:“从明清时期的酿酒遗存,到今天最具代表性的酿酒文化遗产,濉溪这片土地始终流淌着中国白酒最本真的基因。而遗址的保护与活化绝非一企一地之事,而是关乎地方历史文化发展、关乎中国酿酒文明传承的千秋大计。”
作为遗址的运营主体,口子窖董事长徐进在开馆仪式上郑重宣告:“口子酒业将以“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的姿态,切实做好遗址的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从明清的酿酒遗存,到今日最具代表性的酿酒文化遗产,濉溪这片土地始终流淌着中国白酒最本真的基因。而遗址的保护与活化绝非一企一地之事,而是关乎地方历史文化发展、关乎中国酿酒文明传承的千秋大计。”
口子窖董事长徐进表示,作为濉溪酿酒遗址的运营主体,口子酒业将以“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的姿态,切实做好遗址的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一是守护文化根脉,让遗址“会说话”,让文物“活起来”;二是传承匠心工艺,坚守与创新并举,推动品质提升,做大地方品牌;三是做好融合文章,以酒旅融合、酒文融合为重点,打造国内的精品酒文化旅游示范区,更好赋能地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展示中国酒文化的特有魅力。
口子窖董事长的战略规划也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同。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建议:“要把考古发现与当下的生产销售相结合,让文物不光是历史,更是现代酿酒的竞争力,充分挖掘和展示濉溪酿酒遗址的独特性,让它成为口子窖的核心品牌优势。”这也与口子酒业的融合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的建成,构建了连接历史文脉与现代产业的重要平台。不仅为研究中国兼香型白酒发展史提供了科学样本,也为淮北市推动"酒旅融合"战略奠定了文化基础,为口子窖品牌注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自信。在口子窖董事长的“守护、传承、融合”三大行动下,沉睡的历史正在焕发新生,持续夯实兼香型白酒的文化根基,并为地方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辟崭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