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一:规模分化
受新冠疫情及一线名酒的全国化布局影响,全国白酒行业集中化程度逐步提升,并逐步形成100亿/30-50亿/30亿以下的分化格局。
2020年中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酒企达到1040家,销售收入达到5836亿元,其中茅台集团及五粮液集团营收均超过千亿级别,泸州老窖、洋河、古井贡、汾酒、剑南春等名酒企业共同构成百亿名酒阵营。
包括西凤、舍得、水井坊等名酒企业则在30-50亿层级构建名酒第二阵营。
而多数名酒企业受制疫情、一线名酒挤压、战略市场收缩等因素影响,仍在10亿规模徘徊。
分化二:单品分化
中国名酒一直中国酒业升级,以占位高端、次高端价格带为核心战略。
打造千元价格带产品已成为一线名酒共识并成为市场主流,进而形成茅五国郎的高端酒阵营和以沱牌、舍得、水井坊等名酒品牌为主的次高端名酒阵营。
在消费下,其他名酒企业并未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名酒价值的有效释放,推动企业核心价格带迁移,甚至有些企业未推动企业进行商务升级,进而出现大单品高端化不足、次高端占位不够、区域或全国化布局不完善的现状,导致名酒大单品分化现象。
分化三:市场分化
截止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达到1040家,而体量超过百亿规模的不到十家左右。梳理这些百亿酒企名单我们发现三个典型现象:
典型现象一:一线名酒均以全国市场和大板块市场为核心进行布局;
典型现象二:古井、汾酒等名酒企业则以一个或多个省区为核心区域进行区域化、板块化扩张,建立区域护城河;
典型现象三:有些名酒既没有形成核心省份也没有深度推动全国化布局导致市场分化现象显著,如舍得、水井坊、董酒等全国化深度不够,宝丰、宋河、等未在省内构建板块化的核心市场。
分化四:商业分化
名酒的分化也体现在名酒企业对商业资源整合利用层面。
一线名酒整合了全国优质的商业资源,优质酒商乐于同一线名酒资源进行商业整合,从而形成1+1>2的品牌叠加效应,如茅台、五粮液、国窖、剑南春等大商资源高度重合,名酒+优商成为一线名酒市场推动的主流合作模式。
而对于其他名酒而言,由于优质商业资源整合不足,影响企业在市场高速拓展,使名酒市场逐步出现分化。
分化五:品类分化
全国一线名酒企业如酱香茅台、泸州老窖浓香鼻祖、汾酒清香鼻祖、五粮液五粮浓香,洋河绵柔鼻祖等等战略定位,构建名酒的特战略位置,也占据各自品类制高点。
一线名酒企业通过名酒基因带动整个品类稀缺化和高端化价值塑造,同时了品类的发展。
其他名酒如凤香型、董香型等拥有特殊的品类价值,但没有借助其品类优势高速发力,品类高端化、稀缺化价值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