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白酒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汾酒之下,谁是清香白酒的"第二瓶酒"?佳酿网・评论

日前,山西汾酒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上,山西汾酒宣布,2024年力争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0%左右。

结合汾酒2023年年报来看,汾酒在去年实现营收319.28亿,若按20%同比增幅计算,汾酒2024年营收目标为383亿左右。若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汾酒也将实现企业重回行业前三甲的发展目标。

可以肯定的是,汾酒的强劲发展势头将进一步带动整个清香品类升温。那么,汾酒之下,哪家酒企称得上是清香阵营的“第二瓶酒”呢?

名酒对决。众所周知,从1952年到1989年举行的五届全国评酒会中,共有三家清香酒企荣获了“中国名酒”称号,分别为汾酒、黄鹤楼酒和宝丰酒。客观地说,在“中国名酒”强大背书下,这三大清香名酒都曾有过高光时刻,不过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除了汾酒发展势头不减外,黄鹤楼酒和宝丰酒的发展则不及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目前黄鹤楼酒业年度营收体量在20亿级,其2023年实现营收22亿,同比增长0.87%。显然,外部市场环境不利影响对黄鹤楼酒业造成了不小冲击。不过,仅用此解释黄鹤楼酒业的发展现状似乎并不全面,毕竟同为湖北代表酒企、同样主要依靠省内市场支撑的白云边交出了更好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3年,白云边实现销售收入77.25亿,同比增长8.38%,增速超过黄鹤楼酒业7.5个百分点。白云边以更高业绩基数保持更高发展增速,这也从侧面一定程度上说明,即使黄鹤楼酒业拥有“中国名酒”背书,但较之白云边,其目前在省内市场的品牌号召力并不明显。

另一大清香名酒宝丰酒业同样面临这样的发展现状。数据显示,宝丰酒业在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关口。这一营收体量,目前最高处于豫酒板块第二梯度。

纵观整个豫酒板块,站上50亿营收台阶的仰韶酒业进一步夯实了豫酒龙头地位,并在今年吹响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号角。杜康控股去年销售额也已突破20亿大关,同样遥遥领先于宝丰酒业,且进一步站稳豫酒板块第二梯队领头羊位置。另外,在宝丰酒业身后,销售额在6-10亿营收区间的赊店、皇沟御酒、五谷春等酒企也加速向10亿关口迈进。无疑,相比黄鹤楼酒业,宝丰酒业面临省内兄弟企业的竞争压力更大,尤其豫酒品牌在省内呈现“小区域,高占有”发展之势,这势必更加考验宝丰酒业的经营策略和团队执行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宝丰酒业还是黄鹤楼酒业,借助企业自身“中国名酒”品牌基因夯实省内市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缩短与省内领军品牌之间的差距,在目前更具现实意义。毕竟,在大本营市场若不能保持强势地位和市场高占有率,冲击清香白酒“第二瓶酒”将无从谈起。

二锅头龙头之争。其实,相比清香名酒,目前二锅头酒领军品牌更具备成长为清香白酒“第二瓶酒”的潜质。毕竟,作为清香白酒重要成员,二锅头酒早已在民酒市场形成了广泛的消费认知和群体基础,尤其是在当前白酒消费降级背景下,二锅头酒领军品牌的市场优势将更加突出。

此前,业界有一种声音,认为牛栏山是清香白酒“第二瓶酒”的不二人选,给出的理由是“牛栏山曾经多次与汾酒一起参加‘中国白酒T9峰会’,这是企业实力和行业地位的集中展现。”

其实,这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看一个企业综合实力,营收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近年来,牛栏山取得成绩有目共睹,即使现在掉出“白酒百亿阵营”,其70亿左右的营收(2023年营收68亿左右)也不容小觑。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牛栏山营收主要还是由旗下明星大单品牛栏山陈酿贡献,该酒营收占比企业总营收依旧维持在五成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牛栏山陈酿并非是清香白酒,而是浓香白酒。另外,近年来牛栏山大力培育的中档酒核心产品金标陈酿同样也是一款浓香白酒。从香型层面来讲,牛栏山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清香白酒品牌,尤其目前在清香光瓶酒赛道上存在的一些产品短板,也让牛栏山在角逐清香白酒“第二瓶酒”的道路上缺少了重要筹码。

反观红星股份,其作为北京二锅头始创者一直聚焦清香白酒赛道。尤其近年来在清香白酒起势背景下,红星股份凭借产品本身的纯粮固态属性,以及产品在同品类、同价格带竞品中的高质价比,从而很好的平抑了外部市场环境不利影响,促进企业持续处于向上发展通道。据了解,在过去4年时间里,红星股份销售收入、利润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高质量增长,这在整个清香板块乃至全行业都堪称亮眼。

不止于此,在产能建设方面,红星股份更是极具战略魄力。使用企业自有资金55亿,红星股份在山西汾河流域分期建设年产原酒11.5万余吨、储存能力13.5万吨的智能化、生态化“红星二锅头酿造基地”,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11月建成投产。而该基地全部建成后,将助力红星股份成为产能最大的二锅头酒企。

另外,目前红星股份也有26款主销产品获准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几乎涵盖白酒全价格带,这也让企业成为北京白酒行业中主销产品广泛获得该项认证的龙头企业。而红星股份在近年来之所以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此,同时其凭借强大的酿造实力可以更好的突破成本限制、强化性价比优势,从而驱动企业向更高目标迈进。

据业界预估,目前红星股份年度营收体量在40亿左右,这已超过牛栏山在清香白酒业务上的营收体量。“目前来看,在优势产能和市场口碑支撑下,红星股份正在成为二锅头酒的新龙头,甚至借此在很大程度上也获得了冲击清香白酒‘第二瓶酒’的入场券,红星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有业界专家这样说道。

其它清香白酒品牌。作为汾酒之外的另一大清香白酒上市公司,天佑德酒在近年来也有不错表现,去年营收、净利润均实现18%以上同比增幅。同时,高端酒营收占比也提升了6.63个百分点,这也从侧面说明,企业在高端化进程中正在取得新突破。不过,天佑德酒若冲击清香白酒“第二瓶酒”还为时尚早,毕竟企业10亿级的营收体量(2023年营收12.1亿)目前仅处在清香阵营第三梯度。

作为小曲清香代表品牌,江小白此前年度营收曾一度达到30亿,这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不过,目前江小白似乎正在转换赛道,尤其大力布局低度果酒赛道削弱了企业的清香属性,其未来成长为果酒行业领军品牌倒是可以预期的。

此外,近年来一些山西清香酒企打出了“杏花村第二瓶美酒”、“柔派清香白酒”、“汾阳第二大历史文化名酒”等诸多品牌定位,但从目前营收规模、产品结构、市场认知等层面来看,这些品牌非但与汾酒不能相提并论,同其它清香名酒、二锅头领军品牌等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品牌也不可能参与到对“第二瓶清香白酒”的争夺战。

综合清香板块发展现状来看,客观地说,汾酒之下,目前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二瓶清香白酒”。作为对比,我们以浓香、酱香白酒板块为例,茅台、五粮液自不必多说,二者均为各自香型的“第一瓶酒”,而在它们之下对“第二瓶酒”争夺则异常激烈,比如郎酒、习酒角逐“第二瓶酱香白酒”,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等角逐“第二瓶浓香白酒”。目前,这些品牌尚未分出胜负,但产生了不少共性,比如都是百亿级酒企、都有享誉全国市场的超级明星单品、都在白酒某价格带有强势产品坐镇等。

若以此作为参考指标,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白酒主流香型的“第二瓶酒”需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即营收达到百亿、有超级明星单品支撑以及产品成为某价格带的重要选择。而具体到清香板块,目前还没有哪一家二线品牌将这些参考指标集于一身,因此对于各清香酒企而言,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单点突破,如何方有可能在争夺“第二瓶清香白酒”的道路上占有先发优势。

“从当前各清香酒企发展现状及走势来看,‘第二瓶清香白酒’大概率将从二锅头领军企业中产生,尤其红星股份、牛栏山的未来发展表现值得更多期待和关注。目前来看,红星股份领先牛栏山至少半个身位。”有业界专家给出了这样的预判。

最新相关
少亏等于不亏,白酒经销商困于价格倒挂

少亏等于不亏,白酒经销商困于价格倒挂

近日,有业内人透露: 众多白酒经销商哀嚎声不绝于耳,他们称除了茅台,手里大部分白酒价格倒挂厉害,卖出的价格还没厂家给出的批发价高,少亏就当不亏。如果不降价卖,压的货款能让自己破产。实际上...

观察: 渠道下沉切莫拉低了品牌底线

观察: 渠道下沉切莫拉低了品牌底线

©文/佳酿网团队近些年,随着高线城市消费市场的逐渐饱和,白酒企业转向低线城市、乡镇乃至农村地区开拓业绩成为新增长极,同时白酒企业积极拥抱新渠道,通过酒类团购、私域直销、直播带货等...

卖不动!2024年白酒库存不降反增?

©文/佳酿网团队“卖不动!今年白酒生意是真的不好做!”“早有心理准备,如今白酒的经销商,要么找找卖酒的新路子,要么坚持坚持,熬过调整期。”2024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

春糖观察: "春糖节"收官 白酒C端"狂飙"

春糖观察: "春糖节"收官 白酒C端"狂飙"

每年在成都举行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都是各大酒企纷纷拿出“杀手锏”打造热度,吸引客商的重头时刻。尤其随着白酒行业进入新的成长周期,春糖会更是逐步成为各大品牌宣传、C端培育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