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国标啦,并且将于明年6月1日正式实施。据了解,白酒新国标中对白酒进行了重新定义,对白酒原料进行了具体明确,加香精、香料的酒将不能再叫白酒。那么,白酒新国标中有哪些内容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白酒新国标实施以后,白酒市场是否将面临重新洗牌?
事件:白酒新国标已颁布,将于明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前不久,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和《GB/T 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
据了解,这两个2021版新国标,均全部替代了其对应的2008年版国标。也就是说,这两个国标均为执行了13年的老国标之后而重新修订的新国标。
据悉,这两个国标均定于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解读一:白酒新国标颁布,中国白酒有了专属的英文名
2021版白酒新国标已经颁布,对比取替代的2008版国标,到底有哪些变化和亮点呢?为此,记者分别采访了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和白酒新国标起草单位之一的四川源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邹强。
据他们介绍,2021版白酒新国标对2008版国标多处都进行了修改、增加、删除,变化挺大。
首先,修订了白酒英文名称,将2008年国标的“Chinese spirits”改为“baijiu”。
其次,修改了白酒的定义。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
其中,白酒新国标将2008版国标中新增了粮谷和谷物的定义,将固态法白酒定义中的“粮食”变更为“粮谷”,液态法白酒的原料亦有变化,并要求仅能使用谷物食用酿造酒精。与包含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粮食不同,粮谷是谷物和豆类的原料和成品粮,而谷物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种植,比如稻谷、小麦等。这就意味着,薯类将不能再用于酿造白酒。
同时,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均不直接或间接添加呈色呈香呈味物质。这表明,白酒新国标实施以后,所有的白酒都不允许使用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
第四,白酒新国标中增加了一个新名词:调香白酒,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是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第五,白酒新国标对各个香型白酒的定义更加强调传统酿造技艺,同时对白酒术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补和完善,使术语的定义更加准确。
邹强介绍说,新国标中规定,只要是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白酒”,均归类为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这属于调香白酒的范畴。这样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避免鱼目混珠。所有这些变化均是为了推进白酒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推动中国白酒健康、规范发展。
解读二:白酒中允许添加食用酒精,但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
在2008版国标中,固液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可以使用食用酒精为酒基。那么,2021版新国标中还允许使用食用酒精吗?
邹强解释说,这里面首先要搞清楚酒精的概念,酒精按用途可以分为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医用酒精,这其中仅有食用酒精可以用于食品行业。
在修订后的《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中,食用酒精分为谷物食用酒精、薯类食用酒精、糖蜜食用酒精及其它食用酒精。白酒新国标实施以后,固液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则只能以谷物食用酒精为酒基,其它食用酒精均不可在白酒中使用。
不过,上述几种原料酿造的食用酒精都可以用于生产配制酒,包括调香白酒。对于调香白酒的叫法,熊玉亮表示质疑,他说,白酒新国标既然对白酒进行了重新定义,却又增加了调香白酒。将来,调香白酒可能会影响白酒的声誉。
其实,就白酒而言,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固态法白酒与固液法白酒、液态法白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邹强介绍,就这三种白酒相比较而言,通常情况下固态法白酒酿造周期长,储存时间长,风味物质丰富,综合酿造成本,固液法白酒的酿造成本次之,液态法白酒的酿造成本。因此,从成本和风味的角度定义品质,固态法白酒优于固液法白酒,固液法白酒优于液态法白酒。
白酒新国标中,对配制酒也进行了重新定义。那么,白酒与配制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据介绍,配制酒可以使用所有的白酒及所有的食用酒精为酒基,然后以食用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按一定工艺加工而成,而且已经改变了原基酒的风格特征。
解读三:白酒新国标实施后,90%的白酒将消失是误读
白酒新国标颁发后,各种解读层出不穷,有人甚至说,新国标实施后,90%的白酒将消失,真的有这么严重吗?会影响白酒产量吗?
邹强介绍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了新工艺白酒,也就是大众认识中的“酒精酒”,或者是专业所说的液态法白酒或固液白酒,解决了粮食紧缺时人们对白酒消费的需求,是对固态法白酒量的补充。
现在,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目前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在消费量和生产量上应该是较以前有所下降,但这与白酒产量是否下降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是白酒三种工艺中的两种,修订的国家标准执行后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依然存在,只是对所用的食用酒精和添加剂有了严格限定,这不是白酒产量重大变化的理由。“90%的白酒将消失”是错误言论,是对新国标的错误解读和对现有白酒产量结构的错误推论。
至于白酒产量是否下降,核心在于消费者对白酒消费需求的变化,近三年白酒产量(以65%折算)处于700万千升至800万千升范围,相对稳定。相信随着白酒消费教育的推进,更多人会感受到白酒风味之美,从而消费品质更好的白酒。
从这一点来看,未来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这种作为量的补充的白酒消费量和产量应会进一步降低,而优质的固态法白酒产量会有所增长。我们看到近年各个名优白酒企业扩产能和储能的行动,就不难发现白酒消费结构的变化,优质酒将愈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不可否认的是,现有的一部分固液法白酒或液态法白酒将受到影响。如果在白酒新国标实施之前销售一空就无所谓了,如果实施之后还没有卖完,那部分产品将会面临更换产品标签的实际情况。
解读四:白酒新国标有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白酒新国标的实施,对白酒行业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吗?能否推动行业加速洗牌?
邹强说,白酒新国标的,整体上对行业规范发展是有利的,但能发挥多大效果或者能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效用有多大,需要进一步观察。这两个国家标准的重新修订,主要有以下影响:
其一,企业在设计固液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时只能按照要求,使用谷物食用酿造,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这对规范食用酒精和添加剂有重要作用。
其二,从行业层面,白酒两个比较敏感的词是食品添加剂、食用酒精,通过标准进一步规范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让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其三,从消费层面,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和明白酒消费,利于逐步纠正消费者对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的片面认识。
其四,将食品添加剂从“白酒”中剔除,利于保护“白酒”的纯粹性,更利于白酒行业传承传统的酿造技艺。
其五,对标准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标准更加科学、严谨、合理,充分反映我国白酒行业发展新情况、新形势,保障白酒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其六,标准的修订将进一步完善白酒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对白酒行业传统酿造技艺的保护,并鼓励行业创新。
原酒公社创始人王大庆表示,白酒新国标的颁布实施,将白酒划分得越来越细致了,白酒行业将会越来越规范,这对于白酒市场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推动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说,整体来看,白酒新国标对规范我国酒类生产、流通、消费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能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包括传播以及消费者的认知都有好处。但是,白酒国标的修订也相对滞后,13年才修订一次,其间白酒行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建议今后应该缩短修订的周期。另外,白酒的检测能力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霍坤峰)
来源:河南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