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白酒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白酒香型与度数: 传承与变革中的理性思考

近年来,白酒行业关于香型和度数的讨论甚嚣尘上。有观点称白酒分香型要取消,白酒分低度高度没出路,而应突出产区和风味。这种说法看似新颖,实则引发了我们对白酒传统评价体系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

白酒香型:并非简单的“标签”

白酒香型的划分并非与生俱来,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大会上,白酒首次按照香型分为酱香、浓香、清香和米香四大类,此后不断发展,业内普遍认可的香型已达12种.。香型的划分在白酒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规范了生产标准,使白酒的分类更加细致,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例如,不同香型的白酒有着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和风味特点,酱香酒的醇厚、浓香酒的绵甜、清香酒的爽净等,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选择方向。

然而,随着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提升,香型划分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中酒协理事长宋书玉提出淡化“香型”分类,鼓励“品牌+风味”表达,因为香型划分的科学体系不够完整,同一香型间的风味个性化表达受到一定限制。诸如洋河绵柔、皇沟馥香等品牌+个性风味的实践案例,也证明了个性化风味是未来酿造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取消香型,香型作为白酒的基本特征之一,仍然是消费者认知和选择白酒的重要参考,只是需要在保持香型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风味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低度与高度:市场需求下的共存与发展

关于白酒分低度高度没出路的说法,也值得商榷。从市场现状来看,近年来低度白酒的市场占比确实呈现快速攀升态势,2022年低度白酒产量占比约15%,2024年已升至25%以上,部分酒企的低度产品在区域市场占比甚至超过50%。这表明低度酒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但低度酒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口感难调和、保质期短、易水解导致酒体浑浊、风味下降等。而高度酒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茅台所强调的53度是水分子与酒分子最佳缔合状态,这种状态下的酒体稳定性强,呈香物质浓郁,口感饱满醇厚。因此,低度酒和高度酒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产区和风味:白酒评价体系的新维度

强调产区和风味并非是对白酒传统评价体系的否定,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产区对于白酒的品质和风味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产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和酿造工艺,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白酒的独特风味。例如,茅台镇的酱香酒、泸州的浓香型白酒等,产区已经成为了白酒品牌的重要背书。

而风味则是消费者对白酒最直接的感受,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风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正如宋书玉所说,消费者需要的是风味而非酒精,酒度是为了保证风味而存在的,平衡酒度和风味的关系是永远的课题。因此,突出产区和风味,是白酒行业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

传统与创新:在传承中发展

白酒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传承,也需要不断创新。以前的评价表达方式并非完全错误,它们是在白酒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对于推动白酒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白酒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武断的态度,完全否定传统,而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例如,在保持白酒传统酿造工艺和风味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低度酒的口感和稳定性问题,通过品牌+风味的表达模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白酒分香型要取消、白酒分低度高度没出路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白酒香型、低度高度划分以及产区和风味等都是白酒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市场环境下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白酒行业的发展变化,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评价体系,推动白酒行业向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最新相关
黄河右岸,槐海深处有清香

黄河右岸,槐海深处有清香

黄河自巴颜喀拉山脉奔涌而下,一路穿山越岭,冲关夺隘,在北方大地上写下了一个遒劲的“几”字。当它奔流至晋陕大峡谷,一路南下时,其右岸的渭北高原上,正铺展着一副雄奇与灵秀交织、人...

持续霸榜酒业热搜,低度酒究竟想干啥?

低度酒,是近期霸榜酒业的热门话题。从泸州老窖研发出28度国窖1573,到洋河推出33.8度微分子酒,再到五粮液、古井贡酒与舍得酒业分别上线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轻度古20与舍得自在,几乎每...

打破缩量困局,2025清香实现掠夺式增长

打破缩量困局,2025清香实现掠夺式增长

9月10日,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向红在访问湖北省酒业协会时表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持续升级的消费者需求,公司始终坚持 “品质为本、文化为魂”,不断优化产品...